基础加固,由于环境影响,而需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进行加固。如邻近新建建筑施工、深基坑开挖、新建地下工程、遭受自然灾害等。
基础加固:
它是指基础建筑底部与基础接触的承重构件,其作用一般是指将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基础。同时,基础作为工程结构地下结构构件的一部分,用于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基础,是房屋、桥梁、码头等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,因此基础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尤为重要。
必须加固地基:
1.因机械损坏、不均匀沉降、冻胀或其他非荷载原因导致基础开裂或损坏;
2.地基本身承载力不足,地基承载力足够。
当出现第一种情况时,一般采用灌浆法加固地基。进行注浆加固时,采用低压注浆,注浆压力一般为0.4~0.6MPa,注浆困难时,适当增加压力,10min ~ 15min内浆液不下沉时停止注浆。
值得注意的是,注浆有效直径为0.6m~1.2m,注浆前应进行预钻孔,钻孔直径为d = d+(2 ~ 3)mm;钻孔与水平线的倾角为30 ~ 90°,孔距为0.5 ~ 1m;当基础尺寸较大时,钻孔需要多排布置,孔位、孔距等参数必须通过实验确定。基础为独立基础时,每边钻孔数量不少于2个。
基础条带注浆加固方案
第二种情况,当地基本身承载力不足,地基承载力足够时,通常只需加固地基,尽量不扰动地基。根据基础类型的不同,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。条形基础一般采用肋梁加固,条形基础一般采用腋处理,柱形基础一般采用肋梁加固。
如果建筑基础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规范要求,需要通过扩大基础底部面积来加固基础。主要加固方法有:将单一基础改为条形基础,将条形基础改为十字条形基础,将条形基础改为筏板基础等。在扩大基础底部面积的加固方法中,值得注意的是,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植筋和建筑混凝土将新旧混凝土连成一体。